近日,四足机器人企业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深处)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建函数投资、涵崧资管、深智城产投、莫干山高新投资等机构。此次融资将助力云深处科技进一步拓展产品线,提升研发能力,加速市场布局。
这是云深处完成的第六次融资,他们上一次融资发生在2022年10月,当时云深处完成了由方广资本、西湖科创投与赛智伯乐投资的B轮融资。
国资持续力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深处近几轮融资中,国资机构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例如在2021年2月完成的A+轮融资中,投资方元禾原点就是元禾控股针对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平台,而元禾控股则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控股,江苏省国信集团参股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
B轮融资中的跟投方西湖科创投则是杭州西湖区直属国有企业,他们是西湖区直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三大基金群和融资担保、科技风险池两大担保平台的管理运营单位。
本次参投B+轮的深智城产投和莫干山高新投资也是地方国资的新锐。
深智城产投是深智城集团的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平台,主要围绕大数据、集成电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而深智城集团是深圳市国资委全资直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8年12月注册成立,2019年8月正式挂牌运营,下属全资及控股企业12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
莫干山高新投资,是湖州莫干山高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云深处凭借什么,让深圳、杭州、苏州等地“国家队”持续看好?
四足机器人头部玩家:
云深处在2017年成立于杭州,是一家致力于四足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的科技公司。创始人为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秋国,他带领的“浙大系”创业团队,拥有超过10年的腿足机器人研发背景。
2018年,云深处就推出了国内首台完成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绝影”,并分别针对科研、展示与特种场景开发了不同型号。
2019年底,云深处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合作,实现了第一代绝影在变电站的自主巡检。
随后,他们推出了首台面向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绝影 X20”,作为国内首款工业级防水四足机器人,自重53公斤的绝影X20可实现负载20公斤稳定行走,具备攀爬35°斜坡、跳过宽1米沟壑的全地形移动能力以及4小时以上长续航,同时它还能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稳定工作。
绝影 X20
云深处宣称,绝影X20已经应用于变电站巡检、消防救援、灾后探测等多个场景,并在2021年底就在电力巡检领域开始批量交付产品,实现商业化落地。
在2023年10月,云深处推出了最新一代产品“绝影 X30”。据称,这是我国首款行业级可攀爬镂空楼梯的四足机器人,能灵活上下45°的楼梯,在复杂场景中快速移动;其独创的融合感知能力,让绝影X30能在昏暗、强光等极端环境下自主导航及作业。
此外,云深处首次将四足机器人的使用温度范围扩展至-20℃至55℃,大幅拓宽了绝影X30应用的地区与季节。
目前,云深处旗下的“绝影”系列四足机器人已在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应用,已经实现批量交付,覆盖中国26个省份100+行业级客户,其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宝钢股份、福禄克等行业巨头。
据透露,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海外市场,云深处已经完成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订单。
从营收表现来看,云深处在全球四足机器人赛道中已经成为头部玩家。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0.74亿元,同比增长42.95%。在这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云深处的营收排名全球第三,2023年营收占比为11.11%。
持续迭代的产品,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以及出色的营收表现,是云深处的吸引力所在。
昂首加入人形战团:
云深处另一个让国资看好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提前“卡位”,在软件、硬件两个领域抢先布局。
在软件领域,云深处创始人朱秋国表示,他们不会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训练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而是采用多模态端部署小模型,来提升机器人在特定领域的落地能力。
因为垂直小模型的训练需要依靠大量数据,这正是云深处的优势。目前云深处拥有覆盖电力、石油、化工、消防等场景的一线数据,再结合行业理解与运动控制算法的积累,就能够打造保证稳定性、满足一线场景的需求的具身智能系统。
在硬件领域,今年5月,云深处发布了三款一体化关节电机,分别为J80-27P、J100-64P和J100-116P。
J80-27P关节模组面向中小型足式机器人打造,重量仅为1.48kg,峰值扭矩达到84N·m,比之前发布的J60-10关节电机50N·m峰值扭矩更高。
J100-64P关节模组则适用于中大型足式机器人,提供65N·m额定扭矩以及180N·m峰值扭矩。
J100-116P关节模组是针对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打造,该关节模组重量为2.93kg,额定扭矩为115.5N·m,峰值扭矩则达到了315N·m。
作为对比,前几天Figure发布的、用在Figure 02膝关节的L4款一体化关节的额定扭矩为150N·m。
云深处也明确表示,J100-116P已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上使用,并且强调产品性能可以胜任大型足式机器人的动力需求。
可以看出,云深处已经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人形机器人。
无独有偶,另一家足式机器人明星初创企业逐际动力,也在近日公布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1的最新进展。在演示视频中,CL-1完成了3分钟大负载、大活动范围的全身移动操作,并且全程稳定,动作连续无间断。
做“手臂”的协作机器人企业才刚刚蜂拥入局,足式机器人企业又纷至沓来,在市场空间尚不明确,落地场景至今不明的情况下,这条赛道已经太过拥挤了。
谁能成为“吃螃蟹”的人?谁能在人形赛道成功“卖铲子”?谁能存活下来?这些问题离揭晓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