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新型绿色能源的光伏行业发展日渐 繁荣,产业链快速成长的同时,太阳能作为新兴技术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光伏设备行业作为光伏产业的支撑行业而存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带动了光伏产业的整体兴起,进而催生了我国的光伏设备行业。
MBL制造业品牌库收录涵盖元器件、零部件、设备、终端产业、工业软件等全产业链40W+品牌,根据设备库中对于光伏设备品牌的收录、品牌公司公告等渠道,MBL制造业品牌库制作了2023年中国光伏设备十大品牌榜,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MBL制造业品牌库(https://globalmbl.com)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IPO、MBL制造业品牌库整理
1.晶盛机电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盛机电”)成立于2006年,成立10多年来,公司产品从单一的TDR系列单晶硅生长炉和JSH多晶硅铸锭炉逐步向多品类延伸扩展。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全自动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区熔硅单晶炉、单晶硅滚圆机、单晶硅截断机、全自动硅片抛光机、双面研磨机、单晶硅棒切磨复合加工一体机、多晶硅块研磨一体机、叠瓦自动化生产线、蓝宝石晶锭、蓝宝石晶片、LED灯具自动化生产线等,主要覆盖四大下游领域:光伏领域、半导体领域、LED领域以及工业4.0领域。
为了填补国内在高端单晶硅生长炉设备领域的空白,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2006年创始人邱敏秀手下的博士生曹建伟博士一起创立了晶盛机电。
晶盛机电可谓是起点很高,创始人邱敏秀就是浙大的博士生导师,身份和地位号召性很强,拿下了当年浙江的《全自动大规模集成电路单晶硅生长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个重点项目,后来用这个项目的科研成果再加上一些其他与单晶硅生长炉相关的技术,滋养了晶盛机电。
晶盛机电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很多技术在之前的学术研究中,具备雏形或者经过成熟实验,因此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就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全自动TDR80A型单晶硅生长炉”,有了第一台设备后,更新迭代非常快,仿佛追赶技术之路开了加速。
晶盛机电成为光伏设备TOP1企业,光伏单晶生长炉市占率保持第一,成长之路离不开中环集团的深度绑定。
2010年,晶盛机电和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构建业务关系;
2017年10月,晶盛机电正式参股天津中环半导体有限,形成深度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晶体生长设备的垄断地位。同时,公司和无锡市政府以及中环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宜兴市成立集成电路大硅片生产与制造项目,并与中环股份等出资50亿成立中环领先,晶盛机电占股10%。
2019年9月,各方同比例增资27亿,再度加码中环领先,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到2023年,中环采购占比晶盛机电营收超50%,订单也排到了2026年。
随着光伏行业热度逐渐趋于平稳,晶盛机电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会积极拓展其他新能源领域和半导体领域,降低经营风险;晶盛机电通过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光伏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2.捷佳伟创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3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捷佳伟创公司聚焦太阳能光伏行业,拥有业内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装备研发、制造和生产供应能力,主要产品包括湿法设备系列、管式设备系列、板式设备系列、激光设备系列、金属化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等,连续七年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整线交钥匙方案提供商。
2007年-2009年,生产设备和材料全部依赖于国外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光伏产业链当中,最关键的就是电池的转化效率,捷佳伟创推出了多款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设备,为日后生产PECVD等晶体硅电池设备奠定了基础。
2010年市场爬坡期,市场爆发的需求让捷佳伟创经营面临来供货商和生产方面的压力,捷佳伟创逐渐摸索出标准化生产,由两三台设备每月,迅速扩张到一个月可以生产出一百多台大型设备,到2010年,合同金额超十亿。
经过几年的产能过剩之后,2015年国内光伏行业全面回暖,但是国内的上游供应依旧基础薄弱,国外供应商不仅很难放量,新产品推出后还要求涨价、要求付全款,下游客户的流动性紧张却导致预付款越来越少,两头挤压的局面促使捷佳伟创优化营运环境,将产品标准化,规范化,更科学、更合理地减少交货时间;收付款改革更新等一系列优化促使捷佳伟创稳定市场地位。
到2023年,捷佳伟创年营收突破80亿,市场排名第二。未来捷佳伟创将加快钙钛矿等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关注海外区域潜在需求,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抵御市场不确定性。
3.迈为股份
迈为股份(300751)成立于2010年,于2018年上市,主营产品为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核心设备为全自动光伏电池丝网印刷机和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等设备,运用于光伏产业链的电池片生产环节。公司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起家,产品历经单头单轨丝网印刷生产线、双头双轨丝网印刷生产线等发展,成长为光伏电池片丝网印刷设备龙头企业。
2008年,丝网印刷线正式立项研发,2010年迈为股份研发生产出第一台丝网印刷机并获得首个正式订单。
2010年后光伏行业进入调整期,下游电池片企业对成本的重视为公司设备进行国产替代提供了机遇,同时公司从小批量订单中不断完善技术和产品,2014年推出具备二次印刷功能的单头单轨丝印机。
2015年,光伏行业进入景气周期,而公司丝网印刷设备技术已趋于成熟,开始打破国外垄断进入天合、阿特斯和晶科能源等主流光伏公司的供应体系,迅速抢占市场形成放量,同时借助光伏双反的契机开始打入海外市场,实现了智能制造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
2018年迈为股份在全球丝印设备增量市场的销售额市占率达80%以上,迈为股份成功上市。
2019年,迈为股份自研的PECVD及丝网印刷设备中标通威合肥HJT产线。2020年迈为股份自研的PECVD、PVD和丝网印刷设备中标阿特斯250MW HJT中试线、安徽华晟500MW HJT产线等多个项目。
2020年10月,迈为公告向参股30%的江苏启威星购买清洗制绒设备(江苏启威星引进YAC设备),标志公司已完成HJT整线设备布局;同月,通威1GW HJT 项目中,迈为实现整线设备中标;12月,迈为召开HJT 2.0新品发布会,发布第六代PECVD设备,设备效率由5000片/小时提高至8000片/小时,新推出的准动态镀膜技术使得腔体利用率达70%(传统静态镀膜技术的腔体利用率为40%)。
到2023年,迈为光伏设备营收实现77.4亿。迈为股份未来持续对异质结电池技术投入;在非光伏领域,也会在半导体和先进封装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并且会持续关注全球贸易政策变化,实行海外战略,深化全球布局。
4.京山轻机
京山轻机成立于1957年, 1998年6月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821),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制造企业。以智能高端制造装备为主导业务,引领光伏与纸品包装设备两大细分领域,提供整线化、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之机,助力“双碳”落地,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池装备制造及系统解决方案。
京山轻机最早是从事瓦楞纸包装装备的公司,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利润空间压缩,公司需要转型,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京山轻机提供了转型的机会。
2017年,京山轻机并购苏州晟成光伏,成功切入光伏自动化领域,不仅其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苏州晟成光伏并购3年利润达成率均超120%。
借助于京山轻机的雄厚资金和国外渠道,晟成光伏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12月,苏州晟成通过技术转让快速切入HJT市场,加速产品落地。
2020年,京山轻机订单爆发增长,有产能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所以苏州晟成扩产高端光伏组件设备,扩产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的光端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116条,生产光伏组件单机318台。
2022年6月,苏州晟成突破钙钛矿电池装备,晟成光伏团簇型多腔式蒸镀设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用于钙钛矿电池制备过程中钙钛矿材料及金属电极材料的蒸镀设备,现已量产交付,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客户端。
现阶段,苏州晟成光伏已成为京山轻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京山轻机光伏设备总营收达55亿。未来晟成光伏围绕晶硅光伏产业链发展中智能装备高效化、数智化改造等问题,开展AI智能、数字孪生、装备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新一代光伏智能化装备。
5.奥特维
奥特维公司成立于 2010 年并于 2020 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 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覆盖光伏产业链的拉棒、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核心产品多主栅串焊机、硅片分选机拥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行业龙头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市场占有率较高,应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封测等领域,目前已成为全球串焊机市场龙头企业。
2010年成立初期,,奥特维只是承接一些工业自动化集成项目,对客户的生产机器进行调试升级,并没有涉及自主生产业务。
到2014年,奥特维将设备带到天合光能的工厂供其试用,天合光能发现一台奥特维全自动串焊机可以代替几十个焊接工,且其各项指标与欧美企业的设备不相上下,当年就决定采购100多台。得到行业龙头企业认可,奥特维串焊机迅速打开市场,从2013年营收的300万增至2亿元。
2015年,担任技术总监的李文带队同时开展技术升级项目,并在年内研发出奥特维在未来五年的拳头产品:“双轨串焊机”和“高速串焊机”,这两项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好评,同时也在海外打出市场。
2020年5月,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688516”)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
为深化光伏产业,2021年4月,奥特维收购松瓷机电部分股权,以拓展光伏单晶炉设备,同年8月,奥特维出资成立.旭睿科技(持股72%),主要负责电池片设备的开发.
2023年8月,奥特维以现金2.7亿元收购普乐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将提高公司对电池片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丰富公司在电池片设备领域的产品结构。
光伏设备一直是奥特维赖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一个行业,2024上半年,光伏设备营收占比近9成。奥特维唯一的劣势在单一产品,随着光伏设备业务线拓展以及锂电、半导体行业的拓展,奥特维将更稳定更健康发展。
6.连城数控
连城数控(股票代码:835368),2007年成立于大连,业务涵盖开方机、截断机、切片机系列,单晶炉系列,激光划片机系列,ALD、PECVD、扩散炉系列,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其中,单晶炉和线切设备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公司在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占据头部位置。
2008年,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一台产品——大型单晶多线切方机并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2010年,公司又成功研发出大型多晶多线切方机、大型单多晶共用多线切方机、可用于单晶硅棒和多晶硅锭截断的多线截断机等产品并投放市场,获得下游光伏硅片生产企业的广泛认可,并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声誉。
2011年,公司研制出高产能的QP20100型切片机,可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切片。2013年,公司在国内首次推出金刚线切片机,至此,公司完成了光伏行业多线切割机全系列产品的开发
同年连城数控在光伏行业低迷的背景下瞄准国外市场,在美国设立连城晶体技术公司,并购美国500强公司SPX旗下拥有60年历史的凯克斯(KAYEX)单晶炉事业部并实现国产化。
随着工业4.0以及国内制造业开始加速模式,2019年,连城数控成立自动化事业部,研制出首条硅片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使公司实现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成套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使公司具备整体硅片工厂制造设备的交付能力。连城数控已经基本形成晶体硅生长设备制造与晶体硅加工设备制造互补发展的业务格局。
连城数控光伏设备的发展与晶盛机电类似,离不开与客户隆基股份的深度绑定,2020年度,连城来自于隆基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71,900.2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更是高达92.67%,就算到2023年也依旧保持着近连城数控50%的销售占比。
连城数控未来顺应光伏与半导体硅片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提出智能化先数字化,以打破各业务环节壁垒,贯通“研、产、供、销、服”各业务链条,实现业财融合为“数字连城”的第一阶段建设重点。
7.高测股份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供应商,公司产品矩阵主要围绕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高测股份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切割设备、光伏切割耗材、创新业务(半导体、蓝宝石、磁材)切割设备及耗材、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其中主营产品围绕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硅片制造环节,实现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服务业务覆盖,并凭借在切割领域的技术优势拓展到创新业务板块。
高测股份成立于2006年,最初专注于轮胎检测设备装备。2009年,公司掌握了金刚线切割技术,并推出了轮胎断面切割机及切割丝。
随着金刚线切割技术在光伏行业的应用逐渐兴起,2011年,高测股份开始进军光伏领域,并确立了为高硬脆材料切割加工环节提供系统切割解决方案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同年推出了第一代金刚线切片机GCQP630机型,并自主研发的金刚线投入使用,实现量产上市。此后,高测股份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借力金刚线切割技术迭代,逐渐在光伏切割设备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2015年公司变更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拓展应用于光伏硅片制造领域,直至2020年科创板上市。
高测股份追求技术升级,成功实现业务转型,立足切割设备、切割耗材领域,随着硅片切割业务不断放量,公司正逐渐由设备生产商拓展至切片加工服务领域,业绩加速增长。
2022年在碳化硅领域上市产品切割装备和金刚线,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渐打开市场空间。
到2023年,高测股份光伏设备营收达22亿,市场名列前茅。高测股份将继续拓展光伏切割设备市场,并打造车间级智能生产线交付能力,力争维持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8.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成立于2016年,目前为国内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制造中所需要的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热制程设备(硼扩散、磷扩散、氧化及退火设备等)、镀膜设备(LPCVD和PECVD设备等)以及配套的诸如上下料等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化设备;
拉普拉斯虽然成立时间不如老牌企业,但是一早就盯住了N 型电池设备赛道,是行业内率先将N型电池片工艺中的核心工艺设备硼扩散设备落地量产的厂商,并提供成熟、可靠的光伏级大产能LPCVD镀膜设备用于制备隧穿氧化层及掺杂多晶硅层。
拉普拉斯很注重创新,2022年至今,拉普拉斯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核心工艺设备协助晶科能源先后3次创造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亦协助中来股份创造了1次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虽然在专利上被各大老牌企业“围剿”,依据无法避免客户对拉普拉斯的喜爱,到2023年光伏设备营收已超25亿,总营收近30亿。
拉普拉斯存在客户集中度高、涉猎领域单一的特点,未来拉普拉斯也会逐渐涉足半导体设备领域。
9.金辰股份
金辰股份是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智能成套装备优势企业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7年上市,总部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公司业务向光伏电池片设备领域延伸,涵盖HJT、TOPCON、PERC三大技术路径,其中,HJT设备有望迎来突破。
从传统铝材加工,到中国首条全自动光伏组件生产线的研发生产,再到如今的真空镀膜装备与光伏高效电池及组件装备解决方案的研制应用,金辰股份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飞跃,成为光伏高效电池、高效组件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金辰股份前身为铝材制造厂。
2003年,金辰机械正式进军光伏行业,中国第一台组件组框机研发成功。
2007-2019年,随着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扶持,金辰股份不断推出更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150MW、200MW、300MW、500MW组件自动化生产线(Q2-Q5系列)。在这一阶段,金辰股份逐步实现了从依赖进口设备到全面独立自主研发的转变,并在光伏电池装备行业取得了领先地位。
2019年至今,金辰股份持续加大科研力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加强合作,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公司现已拥有核心技术专利687项,其中发明专利272项,多个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
金辰股份在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10余家新能源企业,是光伏高效电池、高效组件制造装备的全球领先者之一。
金辰股份未来将继续立足于光伏组件装备业务,以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升级为契机,加快加强公司光伏电池生产线成套装备的整线交钥匙能力,加速钙钛矿电池镀膜设备、叠层电池工艺技术、制氢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等新能源装备的先进性、新技术布局。形成光伏高效电池装备和光伏组件智能制造装备与工艺技术研发的高效联动,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加强交钥匙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服务布局。
10.微导纳米
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先进技术和设备频频被“卡脖子”,迫使中国企业走上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该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家企业。
2015年12月,微导纳米正式成立,初创期的微导纳米希望把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推广到国内产业界。此时国内光伏领域正处于大爆发时期,微导纳米敏锐洞察到市场的巨大需求,在全球首创将ALD技术规模化应用于光伏电池的生产,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行业内提供高效电池技术与设备的领军者之一。
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2019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分水岭”。西方国家开始限制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半导体设备从依赖进口转向国产替代方向发展。拥有技术积累的微导纳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微导纳米在保持核心产品ALD设备领先优势的同时,将目光瞄准对技术水平和工艺要求更高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薄膜沉积设备领域,成功推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CVD设备,填补了国内关键技术工艺的空白。
2022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ALD设备的“第一股”。
目前,微导纳米的主营业务跨三个领域,分别是半导体、光伏和新兴应用领域,三个领域独立发展。
在ALD技术进入光伏行业之前,这个领域基本上被海外厂商垄断。凭借技术创新,微导纳米在产品性能、价格方面实现了绝对性的领先,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远超海外厂商。所以,未来微导纳米将在现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在半导体领域抢占前沿技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