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湖南3人、1团队站上国家最高领奖台,分别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智能、绿色、高端产品乘势而上,规模工业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2%、36%和32.9%;
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擦亮“湖南制造”金字招牌——全球最大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PCB微钻硬质合金棒材打破国外垄断,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系统为C919保驾护航……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见证湖南工业经济全力向“新”而行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有了新的定位与部署。湖南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湖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的大背景下,全省工信系统应对风险挑战、抢抓重大机遇,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2023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占制造业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省上下谋工业、抓工业的方向更加明确、氛围更加浓厚,干劲更加充足。”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雷绍业表示,在新起点上,要以工业经济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为全省经济增添活力。
稳
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底盘”更加稳固
过去一年,湖南工业劈波斩浪,奋楫前行,一幕幕产业发展的场景令人难忘。
在岳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顺利贯通,紧接着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开工,推动湖南现代石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在湘潭,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首台远程超级VAN正式下线。该基地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5万辆产能,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500亿元,为打造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及汽车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提供强大支撑……
湖南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持续筑牢。
突出重点强调度,工业筑牢经济“压舱石”。全省工信战线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机制作用,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调度、抓推进、抓服务,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1.5%;工业税收、制造业税收分别增长15.7%、14.6%。
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揽子”扶持政策纷至沓来。稳增长“20条”、工业稳增长“26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业领域18项支持措施……政策红利带动工业大盘增长;聚焦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音视频等产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全方位护航重点产业发展。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湖南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全年产量突破80万辆,同比大增62.1%,占全国比重达到了8.4%。比亚迪、吉利、大众、广汽、北汽等国产汽车品牌均在湖南设厂造车,且持续扩大规模,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先进计算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新兴产业加快壮大。
受产品价格回落、用能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2023年,全省工信战线突出帮扶强服务,常态长效开展“三送三解三优”“一起益企”等助企行动,全省工信系统清单化收集企业问题1.26万个,已解决1.15万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16亿元。
企业获得感增强,正向互动、良性循环、蓬勃向上的市场活力竞相涌流。数据显示, 2023年1至11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7%,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2.4元、同比减少0.57元。
进
实施三大标志性工程,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8月,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进行重点部署,提出要滚动实施三大标志性工程——培育10个千亿级企业,打造“4+6”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
把国家所需与湖南所能结合起来,这些标志性工程瞄准国际领先、全国领跑,厚植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优质企业群体壮大——
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327.22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第466位,连续第二年上榜。
坚持大抓企业、抓大企业,全省工业千亿、百亿企业分别达到4家、50家,8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66家,总量保持在2万家以上。
大中小企业奏响融通发展“和声”。2023年全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8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8家。
优势集群实力增强——
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相继在南非布局总部基地,湖南工程机械海外竞争力持续增强;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商用磁浮3.0列车,轨道交通装备拓展新领域;
中国电子与华为强强联手推动“两芯一生态”向“鹏腾生态”升级演进,自主可控计算系统领域优势升级……
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4个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湖南,并不满足于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推动4个“国家队”制造业集群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2023年,湖南系统推进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区域级集群梯度培育,系统编制“4+6”优势产业集群“一图四库一清单”、新增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8个。
北斗产业发展提速——
扫码解锁一台共享单车,乘客可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开启行程;佩戴一枚电子手表,用户可使用双向北斗卫星通讯功能……在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装载北斗系统的各类设备琳琅满目,让观众大开眼界。越来越多的北斗应用,正在从“天边”走向“身边”。
湖南发挥北斗产业技术重要“策源地”优势,建立北斗产业及北斗规模应用部省联席工作机制,汇聚全省优势资源,集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加快打造国家单北斗和优先应用示范区。2023年,全省北斗产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