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6日,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第八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安徽合肥盛大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骆铁军副会长宣读了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协会负责人调整的批复,投票选举了协会届中调整的负责人,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昭同志当选为会长;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丛峰武同志,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笑天同志,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学明同志,高烈同志当选为副会长。会议听取了2023年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会费收支情况报告》《中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冶金矿山行业自律公约》及其他议案。同期举行了2024国产铁矿石全产业链高峰论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到会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集团首席科学家王运敏做专题报告,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尹仲年、矿业权管理司张辉到会讲话。中矿协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季文东;中矿协新任会长、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昭;中矿协副会长、中钢集团首席科学家连民杰;中矿协副会长、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总经理黄佳强;中矿协副会长、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新义;中矿协副会长,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维健;中矿协副会长、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丛峰武;中矿协副会长、太钢集团矿业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笑天;中矿协副会长、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学明;中矿协副会长、中矿协副会长高烈;宝武资源有限公司党委常委、高级副总裁张华;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智忠;河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彦;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革臣;中矿协常务副会长项宏海、总工程师雷平喜、秘书长姜圣才等领导出席会议。项宏海主持理事会。
骆铁军在题为《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及铁素资源保障战略思考》的讲话中,介绍了近期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对铁矿资源战略保障工作的思考及建议。据介绍,第一季度,钢铁行业“强供给与弱需求”的矛盾显现。钢铁行业生产运行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特征。随着消费结构和总量的变化,钢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行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如何以充足的产能满足缓慢下降的钢铁需求。钢铁生产企业正在适应这种变化。”骆铁军分析道。
他认为,钢铁强国需要资源强国支撑,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需国产铁矿资源“量质齐升”支撑。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如何适应这一新需求结构并体现独特价值,是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课题。“要以国内铁矿增产的确定性应对钢铁行业资源保障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骆铁军说。
在国产铁矿开发方面,骆铁军表示,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委高度重视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和钢铁行业资源保障工作,不断优化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促进了重要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地方相关部门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快项目审批,推进工作落实落细;钢协加强调研,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和建议;钢铁和铁矿山企业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汇报,矿山项目多年无法推进的审批难题得以有效解决。“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内铁精矿产量保持增长。”骆铁军说。
骆铁军表示,从钢协和中矿协对国内重点铁矿项目的调研梳理情况看,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际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铁矿资源勘查仍需加大力度;二是铁矿项目审批建设仍然较为困难;三是受安全环保整改关联、资源接续困难等影响,部分在产铁矿山产能未能得到正常发挥。“‘一人生病,全家住院’的监管‘一刀切’问题当休矣。”骆铁军说。
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继续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继续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快推动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发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资源保供能力。他表示,下一步,钢协将继续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组织行业做好“铁资源开发计划”的衔接落实工作,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组织开展《全球铁资源平衡》和《铁矿石通道建设》课题研究工作,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二是建议国内铁矿开发做好经济性评估,要注重经济性、生态性和安全性三维动态平衡。“‘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我们并不主张不顾发展条件的扩大铁矿开采量,而是主张让所有具备发展条件的矿产资源能够更多地被发现,能够更快地被利用,适度提升并稳定国内铁矿供给能力。”骆铁军说。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尹仲年表示,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精准施策,推进矿产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矿产资源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管;建立调查评估常态化、科学化、标准化和激励约束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产资源法》修改,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管的法律地位。
自然资源部矿业权管理司张辉表示,2023年,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政策,为鼓励勘查、促进开发提供政策支撑。一是鼓励矿产综合勘查。允许采矿权人直接勘查其采矿权上部和深部资源,无须再办理勘查许可证。二是促进资源开发。实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已设采矿权深部或上部、周边、零星分散资源,以及属同一主体相邻矿业权之间距离300米左右的夹缝区域,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或采矿权。三是放开矿业权二级市场。支持矿业权有序流转,取消了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的探矿权转让年限限制,将协议方式取得的矿业权转让限制由10年调整为5年。四是减轻企业负担。矿业权出让收益从原来按金额方式征收为主,改为主要按“价+率”方式征收。对仍按金额方式征收的其他29个矿种,降低首付比例,延长分期缴款年限。五是提高审批效率。将原来先划定矿区范围、后申请采矿权新立登记两次审批,合并简化为直接申请新立登记一次审批。进一步精简矿业权申请资料,精简优化地方核查意见等。
中矿协会长,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昭
张昭会长作了题为《加快绿色智能化转型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矿山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23年,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矿山企业积极实施资源安全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做好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化矿山建设,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绿色低碳、安全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张昭表示,2024年,冶金矿山行业要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现代化矿山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二是稳行业运行,促产能提升。三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五是落实“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六是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推动产业数字化渗透融合。七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式转变。八是发挥分支机构作用,发挥“企业办会”优势,汇聚合力参与行业治理。
“做好2024年的工作,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转型升级路,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推动行业持续平稳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努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行业绿色智能转型步伐,促进冶金矿产资源增储上产,锻造资源安全韧性,奋力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矿山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张昭说。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姜圣才秘书长作的协会会费收支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调整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吸收新会员等议案;调整监事会部分监事的议案,聘任第八届理事会顾问的议案;审议通过了《中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冶金矿山行业自律公约》。
会议举行了2023 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50强授牌仪式;表彰了第八届冶金矿山“十佳厂矿”及“十佳厂矿长”,为8家冶金矿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牌。
会议同期举行了2024国产铁矿石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分为“宏观及行业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探讨”两个主题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集团首席科学家王运敏,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中国地质调查局处长耿林、中钢集团首席科学家连民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低碳冶金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刘颖昊、淡水河谷中国技术市场部总经理宋清诗,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杰等铁矿石全产业链16家单位的代表做了主题报告。高峰论坛由中矿协副会长高烈、上海钢联铁矿石事业部副总经理唐晓揽主持。中矿协理事单位以及来自铁矿全产业链的企业领导和代表510余人参加会议。
4月24日,召开了中矿协八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本次理事会的各项议程,以及需要提交大会表决的文件和议案。同时举行了“矿业企业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论坛”和“铁矿石破碎技术交流论坛”两个分论坛。
4月26日,与会人员参观了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公司周油坊铁矿。